地方資產管理公司(AMC)將再添新丁。
4月20日,山西省金融工作辦公室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證實,山西省正在籌建AMC,并稱,該方案剛剛經過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目前還沒有進入到實質階段,注冊資本暫定20億,中期或逐年增資至50億元,預計年內正式成立。
對此現象,分析人士指出,在經濟下行壓力下,銀行信貸風險加劇,多個省級AMC在2014年相繼誕生。而2015年,銀行不良資產繼續攀升的預期之下,地方AMC的布局有望繼續加速。
山西省主導但不控股
至2014年末,山西省地方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已近450億元。雖然地方金融機構采取了一系列不良資產清收及處置措施,但不良資產仍然居高不下,制約了地方金融機構的健康持續發展。
目前,山西省政府已經向省內金融機構通報過此事,有合作意向的機構已經主動前來洽談。至于是否會公開募股,還不確定。
在成立方案上,目前有兩個方案,即山西省相對控股,由省財政或省屬國有企業控股,吸納省內外投資者,省內外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實體企業、民營資本等參股;另一種則是國內有實力機構相對控股,作為金融領域招商引資的契機,引入在資產處置資產管理等方面有經驗、有實力的機構。
據了解到,山西省金融辦建議省政府采取方案一。“基本方案是山西省主導,但不控股,股權相對較大。”前述山西省金融辦人士表示,該方案的優點是,山西省主導,自主權較大,既有利于及時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金融發展的思路和意圖,又能利用國內實力金融機構的資源,提升經營水平。但缺點是,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和團隊。
一位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太原分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如果省AMC成立,對銀行是極大的利好。但經營團隊確實是一個問題,或許會去國有四大AMC“挖人”。
而在運營管理方面,AMC公司擬采用市場化方式運作。即公司承接不良資產后,其所涉債務人由對地方金融機構的負債轉為對公司的負債,由公司承繼債權、行使債權主體的權利,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一位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山西省地方金融機構共7類154家,其中,城市商業銀行6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114家、村鎮銀行29家、信托公司1家、保險公司1家、證券公司2家、金融租賃公司1家。
實際上,不僅山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在年初也成立金控資產管理公司,而這也是為成立該省級AMC做鋪墊。
銀行不良攀升催生地方AMC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8426億元,不良貸款率1.25%。而2013年末,分別為5921億元和1%,這兩項指標均有持續上漲趨勢。
地方情況也不容樂觀。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非常普遍。其中,東部地區的銀行壞賬問題最為嚴重。
例如山東省,2014年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為995.95億元,比年初增加347.89億元;不良貸款率1.86%,比年初上升0.5個百分點。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來看,地方AMC機構的存在確實有需要,一方面國有四大AMC的處置規模和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地方AMC更能夠針對地方的金融生態,提高處置效率。同時,省級和國有四大AMC之間將構成競爭關系,有利于完善不良資產定價機制。
實際上,早在2012年2月,財政部、銀監會就聯合引發《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允許地方政府設立省級資產管理公司。在此之前,具備金融不良資產處置資質的,只有中國信達、中國華融、東方資產、長城資產這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
不過,出于對地方上注冊資本、管理經驗等問題的擔憂,盡管地方很積極,但監管層一直采取“冷處理”的態度。直到去年,地方AMC才真正破題。
去年7月,首批獲準的地區有五個,分別是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和上海。其中,安徽省第一家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安徽省國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其中唯一有民營資本參與的。
而去年11月底,又有一批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獲得監管部門的審批通過,包括北京、天津、福建、重慶、遼寧。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快速增長,卻為“逆周期”運行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帶來巨大的生意。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信達不良資產經營收入達315億元,同比增長44.1%。其中,來自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傳統類不良資產新增收購額同比增長150.8%。東方資產不良資產業務收購規模為500億元,收購資產包151個,為上一年度的9.5倍。長城資產2014年處置不良資產規模較2013年增加近7倍,主營業務凈收入占比達76%。
曾剛表示,不良資產處置生意不一定就是虧本的,一些銀行壞賬經過這一特定時間后,或者通過多元化的手段處置后,會成為不錯的資產。過去四大AMC的經驗來看,都是盈利的。未來兩年內,預計銀行還要面臨比較嚴峻的信用風險考驗,需要風險化解手段來支持。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發揮作用,并產生積極影響,短期內有積極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