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銀監會發布《關于201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記者注意到,這是2008年以來,首次對金融機構小微金融工作考核指標進行了更改。與此同時,還明確將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出全行各項貸款不良率年度目標2個百分點以內(含)的,予以“容忍”。
“三個不低于”成為新目標
2015年銀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目標調整為“三個不低于”,即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根據銀監會要求,2015年銀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目標調整為“三個不低于”,即在有效提高貸款增量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在有關人士看來,相比以往單純側重貸款增速和增量的“兩個不低于”,“三個不低于”無疑有助于從增速、戶數、申貸獲得率三個維度更加全面地考查小微企業貸款增長情況。
與此同時,《意見》還從信貸計劃、機構建設、盡職免責、內部考核、金融創新、規范收費、風險防控、監管激勵約束、優化服務環境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
其中,商業銀行要優化信貸結構,用好增量,盤活存量。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轉讓等方式騰挪信貸資源用于小微企業貸款。且進一步擴大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發行工作,對發債募集資金實施專戶管理,確保全部用于發放小微企業貸款。
值得關注的是,小微企業出現授信風險,不僅將實行“盡職免責”。在內部考核方面,《意見》還對小微企業業務設立專門指標,強化績效考核傾斜。對于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出全行各項貸款不良率年度目標2個百分點以內(含)的,將不作為內部對小微企業業務主辦部門考核評價的扣分因素。
在金融創新方面,《意見》要求要結合金融系統深化改革和大數據等網絡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新趨勢,加強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渠道創新。這也意味著,今后小微企業有望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新渠道,在商業銀行完成開戶、信貸、結算、理財、咨詢等金融業務。
此外,從2015年起,銀監會在市場準入、專項金融債發行、風險資產權重、存貸比考核及監管評級等方面將落實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差異化政策。對符合產業政策、產品具有核心競爭力、長期能夠實現盈利、但暫時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商業銀行不宜簡單地壓貸、抽貸、斷貸。
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待解
解決微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過程,不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就可以一蹴而就,這需要一個過程。比如需要完善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就是小微企業的信息數據庫等。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0.70萬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23.85%,較年初增加3.0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731億元,比各項貸款增速高4.2個百分點,連續6年實現了“兩個不低于”目標。同時全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144.6萬戶,較上年同期增長9.0%。
盡管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穩步拓寬,但不容忽視的是,相較于目前我國5000多萬戶的小微企業,現實缺口依然巨大。
事實上,受制于直接融資困難、融資成本不菲、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謹慎貸款以及缺乏有效的擔保機制,融資難歷來是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而在經濟放緩與產業轉型的雙重壓力下,小微企業的資金鏈更加緊張,甚至面臨斷裂的危險。
隨著國家對小微金融的扶持力度逐步增強,相關“瓶頸”能否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呢?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行長周小強認為不然。周小強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解決微小企業融資難是一個過程,不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就可以一蹴而就,這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不斷深化措施、還需要不斷地培育。“比如小微企業我們需要完善信用體系,就是小微企業的信息數據庫等。”
持有相似觀點的還有上海銀監局局長廖岷,其也認為,當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尚未根本轉變。從企業端看,大量小微企業資信狀況仍未達到商業銀行放貸標準,而商業化融資擔保的增信模式也不成功。從銀行端看,銀行更善于以“貸大、貸長、貸房、貸政府”為主,主要依賴抵押擔保的增信,成熟的純信用貸款方式和新型的授信商業模式還需要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意見》鼓勵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探索以信用保險、貸款保證保險等產品為主要載體,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經營模式。這或將成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契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相關研究中就指出,針對小微型企業的貸款保證保險的出現,將為企業提供一種新型的融資保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