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隨著互聯網理財市場規模的擴大和行業競爭的加劇,尋找新的投資標的成為各家平臺的當務之急。而另一方面,不斷“降溫”的理財收益率也給了平臺裝載更多樣化金融資產的空間。
在零壹財經的《互聯網理財——資產供給報告》中,他們按照風險收益和流動性的維度將資產分為了10類:貨幣基金、承兌匯票、保理、融資租賃、典當、信用債(小額)、擔保抵押(大額)、股權類、不良資產及部分國外資本市場的資產。
目前,上述幾類資產中,小額信用借款、擔保借款應該是規模最大的,今年異軍突起的票據理財則是最火的,還有租賃、保理也大有后來居上之勢。而互聯網理財的新領域——不良資產,有可能成為一片巨大的潛在藍海。
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商業銀行最低可以按照2折到3折的價格把不良資產打包出售給資產管理公司(AMC),由于這個下限設定得比較低,因此其中潛在利潤空間相當可觀。
不良資產處置如何觸網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銀行持續反彈的不良貸款,卻是“不良”處置市場久違的“商機”。近幾年,不良資產處置市場逐步放開,除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外,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金融資產交易所也開始介入該項業務。
而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不斷地向各個金融環節滲透,自然也不會錯過不良資產這塊蛋糕。據了解,最近就出現了不良資產處置觸網的兩種新方式,一是淘寶拍賣會的資產處置平臺,二是“聚財貓”平臺基于不良資產債權的理財產品。
當然,首先要說明一下,不良資產處置必須由特許機構來操作,如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所以,一般企業是無法直接介入不良資產的處置,但由于整個處置的鏈條和周期很長,其間很多環節潛藏的商業機會是可以被挖掘的。
因此,上述淘寶和“聚財貓”這兩種方式并非直接把不良資產放上網,而是通過網絡的渠道或者互聯網金融的形式,讓普通大眾也得以分享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的收益。
具體來看,淘寶的形式比較容易理解,這個11月下旬正式上線資產處置平臺可以幫助銀行通過線上公開競價的方式轉讓和處置資產。目前,招行、中信、興業等銀行均有在該平臺上處置不良資產抵押物。
請注意,處置的是抵押物,而非不良資產本身。簡單來說就是有借款人無法還款了,那么銀行希望幫助借款人盡快處理抵押物或其他個人資產,變現以后就可以還款給銀行了。
所以,淘寶的處置平臺實則是通過一個公開的網絡平臺幫忙處理不良資產抵押物或不良資產相關主體的所有物品,包括房產、土地、汽車等實物資產,知識產權等部分無形資產。
相比之下,“聚財貓”模式則更具有互聯網金融的特點,與不良資產處置的“關系”也更為密切。根據本報記者了解到的信息,2014年8月才上線的“聚財貓”目前累計交易5億,12月前20天的交易額就有2.5億。
那么,“聚財貓”究竟在賣些什么?
據了解,目前這家平臺對接的資產包括供應鏈融資、車輛抵押貸款、大學生消費貸、電商貸、房產抵押貸款、小貸公司債權轉讓等,其中規模最大的為不良資產債權轉讓,估計已經占到了整體交易規模的60%。
具體的操作流程為,某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將銀行不良資產包轉讓給合作的地方資管公司,地方資管公司通過債權形式在“聚財貓”平臺轉讓,“聚財貓”投資人受讓債權,資管公司到期回購,并對本息做擔保。
目前,據本報記者了解,“聚財貓”平臺上不良資產債權轉讓所涉及的資產主要為房產和土地,因為好估價、易變現。這類產品的期限一般為1~6個月, 收益率在7.5%~12%之間。
壁壘較高恐難廣泛復制
說到這里應該很多人會問,既然不良資產處置的市場空間、利潤空間那么大,那么互聯網理財平臺是否都可以進來分一杯羹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而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就得了解一下不良資產處置的環節和門檻。
通常的不良資產處置環節包括:銀行——確定擬處置標的——進行盡職調查——談判——報批——拍賣——簽約付款——債權交接——資產管理公司,債權交接后資產管理公司開始處置不良資產。
與此同時,因為有些資產還涉及到法律訴訟,所以在不良資產處置進行的同時,還要考慮法院判決的時間,而這一步驟是獨立于處置環節的。法院判案子有他們自己的流程,不受債權轉移的影響。一般法院的流程是受理、審理、判決、執行。
那么從整個流程來看,基于“壞賬”的互聯網理財業務起碼就有如下隱性門檻:
一是獲得不良資產債權。目前不良資產除了極少數被地方AMC接手,絕大多數還掌握在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手中,如果想與之聯手進行不良資產的債權轉讓業務,對于互聯網理財平臺本身的資質、背景、團隊可能都有一定的要求。二是評估不良資產債權。由于互聯網理財平臺接手債權時,不良資產處置仍在進行中,有的可能法院判定也沒有結束,所以準確判斷該債權的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沒有專業人士參與,互聯網理財平臺很難對其定價并給出預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