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NEWS
01 萬億不良資產待處置 金融科技能否拯救暴力催收?
根據銀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58萬億元。東方資產預期今年我國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規模將小幅增加,不良資產二級市場的預期收益率超過15%。然而,不良資產市場雖然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但由于缺少相應的法律條文的制約,大量催收游走于灰色地帶。在此背景下,業界呼吁催收平臺應利用技術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數據、聲文識別等,以取代暴力催收。那么,金融科技是否能夠從根源上杜絕暴力催收?事實上,金融科技在催收行業的應用目前還處于早期。記者獲悉,當前市面上的線上智能催收服務主要分兩類,一類是把待催收的案子放到平臺上,任何人看到都可以認領并且進行催收,完成后結算傭金,類似催客APP;另一種是催收工具型APP,不提供任何派單功能,幫助催收團隊和催收人員提供記錄、導航、信息分層等服務。
02 銀監會:全國共組建債委會超過1.2萬家 債轉股簽約金額逾7000億
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表示,銀監會推動穩妥有序去產能,推廣債權人委員會工作機制,落實支持優質企業、穩住困難企業、退出“僵尸企業”和落后過剩產能的差異化信貸政策。目前,全國共組建債委會超過1.2萬家,各家銀行已與超過50家企業簽署債轉股框架協議,簽約金額逾7000億元,一些有發展前景的企業通過市場化債轉股降低了財務負擔。
03 江西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業務發展態勢良好
截至6月30日,江西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規模達到78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0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08億元,完成年度利潤計劃的60%,圓滿完成“時間任務雙過半”目標。今年初以來,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保持發展定力,積極推進項目落地,業務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不良資產收購處置業務力度加大。二是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不斷創新。三是固定收益類項目實現量質齊增。
04 浙江不良繼續“雙降” 不良率降至2%以內
記者從浙江銀監局獲悉,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不良貸款余額1712億元,不良貸款率1.98%。這組數據比年初分別減少65億元、下降0.1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分別減少252億元、下降0.48個百分點。進入2017年后,不良貸款繼續實現穩步“雙降”。今年一季度,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雙下降。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浙江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不良貸款余額1756.5億元,比年初減少20.4億元;不良貸款率2.09%,繼續保持下降態勢。截至6月底,從數據看,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實現穩步“雙降”。
05 溫州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降至63個月來最低水平
溫州銀監分局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降至2.26%,不良貸款余額降至187.88億元,延續近3年來下降趨勢,為63個月以來最低水平。不良率已連續8個月在“2”字頭運行。為加速不良貸款處置,溫州不斷優化處置手段。據統計,2012年來累計處置不良貸款超1600億元,處置額位列浙江全省地市首位,累計幫扶困難企業1300多家,延緩或化解風險貸款1000多億元。綜合運用政府轉貸、平移代償、擔保置換等解鏈八大模式,清理各類涉及擔保圈的企業896個。目前,單家企業平均授信銀行數量從2013年末的1.7家下降到1.2家,平均擔保企業數量從2013年末的0.9家下降到0.7家。同時,巧借平臺內嵌機制,將聯合授信管理機制與債委會相結合,累計組建債委會496家,涉及表內外合計用信1316億元。
06 建行市場化債轉股再領跑:業內首家市場化債轉股公司獲批成立
在首家獲準批復進行籌建之后,2017年7月20日,銀監會正式批準設立“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信投資”),主要從事市場化債轉股及配套支持業務,建設銀行成為首家獲批成立實施機構的銀行。建信投資為建設銀行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金120億元,是迄今為止建設銀行資本金規模最大的子公司。建信投資的成立,標志著建設銀行市場化債轉股業務進入新階段。建信投資將秉承“專業專注”精神,按照政策要求和監管規定,精耕細作,提升“資金募集、轉股投資、投后管理、市場化退出”全流程管理能力,著力降低企業杠桿率、發展股權融資、完善公司治理,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07 浙江首例預重整案:2千萬元急救金撬動負債18億元房企
這個位于杭州地鐵1號線翁梅站地鐵口的房地產項目,曾是領跑的銷售大熱樓盤,2014年一年就賣出上千套房子,可由于公司經營管理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原因,從2015年3月就開始處于停工狀態,項目一度爛尾。余杭法院于2015年6月對怡豐成公司破產重整申請進行了“預登記”,初步確定待相關條件成后再行及時裁定受理怡豐成公司破產重整,選任的管理人在前期預重整工作的基礎上開展后續工作。很快,經各方多次協商,怡豐成公司與杭州銀行余杭支行于6月29日初步通過融資方案,杭州銀行余杭支行同意為“東田·怡豐城”項目融資2.2個億。同年7月20日,“東田·怡豐城”項目初步確定向杭州銀行融資2.2個億。換言之,2000萬元的急救資金撬動了這個負債18億元的房企。這也是令該案審理團隊、預重整期間的召集人、管理人團隊和當地政府感到欣慰的地方。
08 近20家金融機構踩雷 13.6億債券陷違約危機
7月17日,《華夏時報》記者獨家了解到,“15五洋債”以及“15五洋2”兩只非上市民營企業合計13.6億元的債券在7月6日復牌當天交易5分鐘內價格暴跌一半,引發這兩只債券持有人恐慌。在十多天時間內,兩只債券持有人分別向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監局、浙江證監局維權,向債券承銷商德邦證券和浙江五洋討要債券價格暴跌說法及涉嫌欺詐上市的內幕。而截至7月20日,上述兩只債券最低價格分別到了41元和30元,與其票面價值100元相比,分別縮水59%和70%。在此期間內,多達20家持有上述債券的機構投資人向本報爆料稱浙江五洋在發債之前收到最高人民法院9次將其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債券上市后遭受監管部門對其違規挪用資金的處分。
金融視角
VIEW
01 社科院報告: 一季度實體經濟杠桿率微升 金融部門杠桿率回落
7月21日,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首次發布中國的季度杠桿率報告《中國去杠桿進程報告(2017年一季度)》(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分赋?017年第一季度實體經濟部門杠桿率有所上升。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實體經濟杠桿率由2016年末的234.2%增加到237.5%,上升了3.3個百分點;上升趨勢較為平穩,主要是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杠桿率上升所致。其中,居民部門杠桿率從2016年年末的44.8%上升到2017 年一季度的46.1%,上升1.3個百分點。與此對應的是,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上升趨勢又有所抬頭,從2016年末的155.1%上升到2017年一季度的157.7%,上漲2.7個百分點。從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負債端來衡量,金融杠桿率從 2016年末的72.4%下降到2017 年一季度的71.2%。從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的資產端來衡量,金融杠桿率則從2016年末的78.1%下降到2017年一季度的77.3%。此外,《報告》指出,盡管地方政府顯性杠桿率有所回落,但隱性債務增長需要警惕。
02 首家銀行債轉股實施機構 建信投資開業
7月2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建設銀行獲悉,7月20日,銀監會正式批準設立“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建信投資”),該公司主要從事市場化債轉股及配套支持業務,也是首家獲批成立的銀行市場化債轉股實施機構。據悉,截至2017年7月20日,建行共與41家企業簽訂了總額5442億元的債轉股框架協議,已向9家企業到位資金454億元,簽約及到位金額市場占有率均為50%左右。
03 銀監會:干部回避監管親屬任職金融機構
近日,銀監會印發了《關于銀監會系統工作人員在監管履職中嚴格實行公私分開的意見》和《銀監會系統工作人員履職回避辦法(試行)》,從制度上預防監管履職中可能產生的腐敗問題和道德風險,筑牢公私分開“防火墻”,打好公正履職“防疫針”。銀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實行公私分開和履職回避,能夠使公權與私利間的界限明晰化、制度化,將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關系簡單化、純粹化,可以讓監管者解除思想羈絆,擺脫關系困擾,廉潔履職、公正履職,做到抓落實令行禁止、不瞻前顧后,管風險較真碰硬、不縮手縮腳,查違規敢于亮劍、不投鼠忌器,更好地嚴監管、強監管,維護良好的監管形象。
04 中頻爐關停之后:廢鋼出口暴漲 電爐鋼企迎來轉機?
中國鋼鐵工藝流程面臨著結構性矛盾:作為廢鋼消化主力的短流程電爐,其鋼產量在中國占比僅為7.3%,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高爐-轉爐長流程則長期占據主導地位。與此相伴的是,盡管被征收40%的關稅,以輕薄粉碎料為主的中國廢鋼出口,正在連連創下高點。海關數據顯示,繼今年4月首次“破萬”后,5月份的中國廢鋼出口量再次激增至8.0345萬噸,同比增長954倍,環比增長4.3倍。中國鋼鐵正在加速進入一個折舊時代:2016年中國廢鋼資源量已達1.7億噸。相對于鐵礦石冶煉,廢鋼融化再利用是一種更為節能環保的綠色資源。然而當前中國的廢鋼煉鋼比僅為11%左右,遠遠低于世界51.6%的平均值。在此過程中,轉向電爐是廢鋼冶煉的大方向,而在去產能的背景下,允許電爐等量置換轉爐產能成為業界共同的呼聲。
(資料來源:根據網絡新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