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債資信于18日發布的《中國資產證券化白皮書(2017)》(下稱《白皮書》)指出,不良資產證券化將擴大試點。一方面,發起人主體將進一步擴大,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商業銀行參與試點。另一方面,由于個貸類不良貸款禁止批量轉讓,因此不良資產證券化將成為處置個貸類不良資產的有力手段,更受青睞。
《經濟參考報》記者也從業內人士處獲悉,目前,不良資產證券化擴大后的試點名單已經確定,國開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以及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和杭州銀行共12家銀行新入圍試點。試點擴容之后,總額度還在500億之內。
《白皮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央行在首批大型商業銀行共試點發行了14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規模156億元,涉及不良資產本金461億元,基礎資產涵蓋公司類不良資產、個人消費不良、個人經營性不良、個人住房不良等類型。
與此同時,上述《白皮書》稱,當前銀行業不良資產迫切需要尋求創新性的處置渠道與方式。不良資產證券化與銀行常規的處置手段相比,擁有更加豐富的處置手段和資源,投資受眾更廣,定價能力更高,能夠顯著優化財務數據,降低經營成本。
不過,《白皮書》也認為,不良資產證券化仍面臨一系列挑戰。目前我國不良資產證券化數據積累不足,無法依托歷史數據推演不良資產的風險暴露程度,法律、稅收、會計等配套機制和措施有待完善,證券未來現金流不易預測,估值、定價較為困難,投資人群體及市場成熟度有待進一步培養。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為《白皮書》撰寫序言披露,2016年我國共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超9000億元,同比增長近50%,其中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金額總計3908.53億元。另外,《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余額為4893.68億元,同比增長18.51%,占資產證券化市場總量的45.5%,占銀行間市場債券存量的1.07%。
不過,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謝多表示,“雖然我國資產證券化市場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仍然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離市場成熟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
(資料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張莫、肖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