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資產研究院《不良資產行業周報》(第227期)
發布時間: 2022年11月03日 12:19
本期要點:
一、政策動態
(一)過去5年累計處置不良超前12年總和
(二)人民銀行召開2022年下半年工作會議
(三)易會滿: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
二、行業訊息
(一)信達披露收購重組類地產敞口616億元
(二)六大行回應房地產敞口風險
(三)央企加速整合出險房企項目
來源:浙商資產研究院
一、政策動態
(一)過去5年累計處置不良超前12年總和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2日在服貿會期間的2022中國國際金融論壇上表示,中國金融風險從發散逐步轉為收斂,一批重大隱患被“精準拆彈”。過去5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約12萬億元,超過之前12年總和。高風險“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約29萬億元,近5000家P2P網貸機構全部停止運營,一批金融違法犯罪分子得到懲處,金融秩序明顯好轉。
評論:在過去的幾年里金融監管系統通過金融去杠桿完成了供給側改革,對重點企業債務重組和限制類金融企業違規業務,完成了金融系統的杠桿收縮,金融風險蔓延趨勢得到遏制。但也需要看出金融風險仍然在醞釀,未來需要有效化解和預防。
(二)人民銀行召開2022年下半年工作會議
8月1日,人民銀行召開2022年下半年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金融工作的決策部署,總結上半年各項工作,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對下半年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保持貸款持續平穩增長。引導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重點發力支持基礎設施領域建設。加大金融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力度。二是穩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中小銀行風險。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保持房地產信貸、債券等融資渠道穩定,加快探索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督促平臺企業全面完成整改,實施規范、透明、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發揮好平臺經濟創造就業和促進消費的作用。三是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開展宏觀審慎壓力測試。落實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要求,出臺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把好金融控股公司市場準入關,對金融控股公司開展全方位監管。四是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加快推動柜臺債券市場發展,建立完善債券托管、做市、清算、結算等多層次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推進票據、黃金、貨幣、衍生品市場健康發展。優化境外機構境內債券發行資金管理,統一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資金管理政策,完善境內企業境外上市外匯管理政策。穩步推進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工作。加強預期管理和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提升外匯儲備經營管理能力。五是穩步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水平。加強本外幣政策協同。夯實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的市場基礎。支持境外主體發行“熊貓債”,穩步推動“互換通”啟動工作,提高人民幣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六是深入參與全球金融治理。持續做好G20可持續金融牽頭工作。依托各多邊平臺,推進全球宏觀政策協調。進一步完善金融領域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提升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七是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和管理水平。統籌推進金融法律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研究立行”。持續推進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標準協調和有效執行。提升支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金融科技應用與管理。穩妥做好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重點工作。有序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深入推進國庫高質量發展和征信體系建設。扎實開展反洗錢工作。嚴肅查處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提升內部管理規范性和有效性。
評論:從人民銀行的下半年工作會議中可以看出,金融風險化解進入到深水區,房地產風險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首要的是保障融資渠道通暢和經濟的持續運行,其次是通過增量改革化解存量問題,探索平臺經濟發揮就業和經濟發展的刺激作用。
(三)易會滿: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撰文指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如何進一步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回答好的重要課題。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我們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同時,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仍處于大有可為的重要時期。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把防風險、穩增長、促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政策協同,加大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發展力度,努力實現市場穩、政策穩、預期穩,通過改革“進”、開放“進”,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
評論:易行長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非常重要,因為資本市場是長期資金市場,能夠做企業發展提供沉淀基礎和市場信心,也是檢驗企業發展的試金石。在目前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市場信心非常重要。
二、行業資訊
(一)信達披露收購重組類地產敞口616億元
中國信達發布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上半年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08億元,同比下降32.6%。截至6月末,收購重組類余額為1237億元,其中房地產敞口為615.7億元,占比達44%。
報告同時顯示,公司上半年新增收購經營類不良債權資產261.5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3%;上半年新增收購非銀行金融機構不良資產44.33億元;上半年新增投放違約債券業務38.9億元,落地30億元首單法拍投資平臺項目;上半年收購經營類不良資產凈收益46.79億元。
評論:信達資產在收購重組類業務的敞口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項目,新增投放方面較好地服從監管要求向大不良范疇投放風險化解力量,可以看出信達資產需要循序漸進地逐步轉型,通過增量改革化解房地產敞口。
(二)六大行回應房地產敞口風險
2022年中報季的收官,在今年的年中業績會,房地產貸款業務風險敞口成為市場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從總體來看,2022年上半年,國有六大行的對公房地產貸款的不良率均偏高,其中,中國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最高,為5.67%。六家銀行中,除中國銀行外,其余銀行均在年報中公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情況,相較對公房地產貸款而言,各銀行的個人按揭貸款不良率均偏低,其中,最高的是交通銀行,為0.37%。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上半年“停貸潮”、提前還房貸的影響和應對措施,國有六大行管理層均在業績會上進行回應,僅中國銀行未在公告和業績會上公布涉及“停貸”項目的具體數據。國有六大行銀行管理層均表示整體風險可控。
評論:上半年我國中部地區部分省份出現個人主動停貸和提前還貸的情形,說明投資加負債驅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模式已經進入效用末期,甚至開始體現副作用。未來我國應當更加注重內生性的,消費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六大行風險敞口可以說是銀行業較好的一部分截面展現,真實情況可能會更加危險。
(三)央企加速整合出險房企項目
央、國企抒困出險民營房企的速度正在加快。華潤置地擬收購世茂集團北京分鐘寺村項目的權益,出售事項結束后,世茂集團將獲得33.165億元的流動性。另外,招商蛇口與富力地產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擬合作項目后續政府報批手續及開發建設等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招商蛇口與長城資產、佳兆業簽訂的戰略協議也首次落地,招商蛇口成功接手佳兆業此前中標的“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五和樞紐片區重點更新單元前期服務項目”。
評論:民營房地產企業風險化解在程序上通常需要央企信用背書,最好的方法是通過項目公司股權融合的方式引入央企信用,同時民營企業仍能夠保有一定的項目公司控制力和收益分配資格,作為交換可能需要讓渡一些優質項目的控制權。
熱門推薦